简介
什么是一致性
从client和server的角度看
- 从客户端来看,一致性主要指的是多并发访问时更新过的数据如何获取的问题。
- 从服务端来看,则是更新如何复制分布到整个系统,以保证数据最终一致。
数据一致性
- 在数据库系统中,通常指关联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和完整。
- 在分布式系统中,指的是由于数据的复制,不同数据节点中的数据内容是否完整并且相同。
分布式系统的CAP理论: 一致性指“all nodes see the same data at the same time”,即更新操作成功并返回客户端完成后,所有节点在同一时间的数据完全一致。==> 当更新操作完成之后,任何多个(节点)后续进程或者线程的访问都会返回最新的更新过的值。
被误用的“一致性” 一致性和算法的误区:我们常说的“一致性(Consistency)”在分布式系统中指的是副本(Replication)问题中对于同一个数据的多个副本,其对外表现的数据一致性,如线性一致性、因果一致性、最终一致性等,都是用来描述副本问题中的一致性的。
分布式共识(Consensus):Viewstamped Replication、Raft以及Paxos分布式共识问题,简单说,就是在一个或多个进程提议了一个值应当是什么后,使系统中所有进程对这个值达成一致意见。
这样的协定问题在分布式系统中很常用,比如说选主(Leader election)问题中所有进程对Leader达成一致;互斥(Mutual exclusion)问题中对于哪个进程进入临界区达成一致;原子组播(Atomic broadcast)中进程对消息传递(delivery)顺序达成一致。对于这些问题有一些特定的算法,但是,分布式共识问题试图探讨这些问题的一个更一般的形式,如果能够解决分布式共识问题,则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得以解决。
小结一下就是,一致性是一个结果,共识是一个算法,通常被用于达到一致性的结果。
在《区块链核心算法解析》中,则采用另一种描述方式:对于一组节点,如果所有节点均以相同的顺序执行一个(可能是无限的)命令序列c1,c2,c3…,则这组节点 实现了状态复制。
《区块链核心算法解析》
下面看下 《区块链核心算法解析》 中的思维线条
-
两节点
- 客户端服务端,如何可靠通信?如何处理消息丢失问题
- 请求-确认,客户端一段时间收不到 确认则重发,为数据包标记序列号解决重发导致的重复包问题。这也是tcp 的套路
- 单客户端-多服务端
-
多客户端-多服务端
- 多服务端前 加一个 单一入口(串行化器), 所以的客户端先发给 串行化器,再分发给服务端。即主从复制思路==> 串行化器单点问题
-
客户端先协调好,由一个客户端发命令
- 抽取独立的协调器。2pc/3pc 思路
- 客户端向所有的服务端申请锁,谁先申请到所有服务器的锁,谁说了算。缺点:客户端拿到锁后宕机了,尴尬!
- 票的概念,弱化形式的锁。paxos 套路(当然,具体细节更复杂)
- 广播多轮投票。随机共识算法,不准确描述:假设只对01取得共识,第一轮每个节点随机选定一个值,广播给其它所有节点,节点收到超过半数其它节点的值,如果恰好是同一个值,则节点改变自己本轮的“意见”,重新广播该值。
tips
- paxos 无法保证确定性,即理论上存在一直无法达成一致, 不停地投票的情况
- paxos/随机共识算法等 假定 参与节点都按规则 运行的基础上
- FLP 原理:不存在一个确定性算法 总是能解决共识问题。
- 对于zk,我们常从一个客户端访问者的角度来观察。实际上,zookeeper 工作时,假设存在zk1、zk2和zk3集群,且client1 访问zk1 和client2 访问zk2, 是很容易存在同一时刻,cleint1和client2读写同一个配置的。
拜占庭节点:节点可能不按规则行事,甚至故意发送错误数据,多个拜占庭节点也可能串谋。
基于拜占庭节点达成共识
- 拜占庭容错(BFT)算法,一系列算法的统称。网络中节点的数量和身份必须是提前确定好的
- POW,间接共识,先选谁说了算,再达成共识。
两个算法对cap的侧重有所不同
从容错性强弱的角度来串一下一致性协议
本小节来自 漫谈分布式系统、拜占庭将军问题与区块链
理解问题本身比理解问题的答案要重要的多。
节点 | 目标 | 备注 | |
---|---|---|---|
传统分布式一致性问题 | 可信 | 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中(考虑到网络延迟、宕机等情况),各个节点之间最终能够对于提议达成一致。 | |
拜占庭将军问题 | 不可信 | 所有忠诚的副官最终都接受相同的命令 如果主将是忠诚的,那么所有忠诚的副官都接受主将发出的命令 |
作者的推理是少有的比较易懂的了,建议看原文 |
解决拜占庭问题,笔者感觉有两个点
- 广播,一个将军的命令发给所有其它将军
- 转发,A将收到的B 将军的信息也转发给其他所有将军
尽可能保证所有人都是“知情”的(假设不考虑网络问题,只考虑节点不可信问题),A 既知道B 给自己的意见,也知道B 给其他将军的意见 ==> 如果大家遵循相同的算法 ==> A 既知道自己的决策结果,也知道其他人的决策结果。
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,就是信息尽可能的冗余。熵是对不确定性的度量。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,应叫不确定性。当我们不知道某事物具体状态,却知道它有几种可能性时,显然,可能性种类愈多,不确定性愈大。不确定性愈大的事物,我们最后确定了、知道了,这就是说我们从中得到了愈多的信息,也就是信息量大。
从容错性角度来串一下一致性协议
表现 | 算法 | |
---|---|---|
非拜占庭错误 | 节点故障或网络不通,只是收不到它的消息了,而不会收到来自它的错误消息。相反,只要收到了来自它的消息,那么消息本身是「忠实」的。 | paxos |
拜占庭错误 | 1. 叛徒的恶意行为,在不同的将军看来,叛徒可能发送完全不一致的作战提议。 2. 虽然并非恶意,出现故障(比如信道不稳定)导致的随机错误或消息损坏 |
|
拜占庭将军问题 | 叛徒发送前后不一致的作战提议,属于拜占庭错误; 而不发送任何消息,属于非拜占庭错误。 |
BTF |
BFT的算法应该可以解决任何错误下的分布式一致性问题,也包括Paxos所解决的问题。那为什么不统一使用BFT的算法来解决所有的分布式一致性问题呢?为什么还需要再费力气设计Paxos之类的一些算法呢?
- 提供BFT这么强的错误容忍性,肯定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。比如需要消息的大量传递。对于运行环境的假设(assumption)
- 具体到Lamport在论文中给出的解决「拜占庭将军问题」的算法,它还对运行环境的假设(assumption)有更强的要求。比如BTF 有一条: The absence of a message can be detected ==> 依赖某种超时机制 ==> 各节点时钟同步 ==> 同步模型。
区块链到底是什么?有人说是个无法篡改的超级账本,也有人说是个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统,还有人说它是构建数字货币的底层工具。但是,从技术的角度来说,它首先是个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的分布式网络,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中,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。而其它的属性,都附着于这一技术本质之上。